遵照建設“數字政府”和“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總體要求,以就業狀態變化為主線,串聯社保、勞動關系、人事人才等業務板塊,“縱向省市縣貫通,橫向多部門互聯”,打造企業用工供需對接平臺、勞動者就業全周期服務平臺和政務服務數字平臺,把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評價最高標準,加快數字化轉型,提升社會治理能力,讓就業服務更加公平、更加開放、更加透明、更加精準、更加高效,為實現更加充分、高質量就業、助力高質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打造涵蓋業務經辦、公共服務、監管考核、數據應用“四位一體”的就業全周期服務體系。貫穿勞動者職業生涯全周期業務,通過跨平臺、全開放的多渠道服務,去“空間化”,面向勞動者、用工單位提供最直接的人社服務,實現社會公眾人社辦事“一鍵觸達”。
以就業狀態變化為主線,串聯社保、勞動關系、人事人才等業務板塊,打造“千人千面、動態感知”的人性化、智能化、精準化的服務場景,提供勞動者職業生涯全生命周期服務。
打造勞動者就業+企業發展+政府服務的綜合平臺,形成多元化、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渠道,破解就業難、用工難等問題,為企業、勞動者等提供職位管理、人才管理、單位補貼辦理專區、特色業務辦理專區、政策動態信息、最直接的網上用工供需服務,提供用工保障一站式服務。
建設統一的公共就業數據資源管理中心,支撐全面管理、服務,滿足決策支持,支持與人社其他部門、人社外部門互通。
依托數據應用中心功能,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對全區域人力資源結構、就業失業人員、就業形勢、就業資金使用情況等進行專項統計、分析、預警、預測,并對結果進行報表、圖形化等可視展現。基于就業服務、業務數據分析、工作督辦等工作展開分析應用工作。
依靠實名制動態數據信息、各類政務部門數據,對就業各類服務的活動開展動態精準監管,例如通過房產信息、交警車輛信息核驗困難人員身份、通過教育信息核驗求職人員學歷信息、通過公安人口信息核驗戶籍信息等。一方面通過數據共享簡化了業務辦理手續;另一方面通過數據的核驗可以進行更加精準的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服務,提高政策執行的容錯率和精準度。
通過人社數據資源的融合,未來可以更加精確的進行人社服務對象的人物畫像工作,通過人物畫像,系統智能感知勞動者服務對象需求,一方面通過主動推送的方式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個體身份的就業服務內容,例如為畢業生推送符合專業方向的招聘信息;另一方面通過各類數據的核驗和整合,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無感服務,例如通過“政策找人”免打擾服務,在企業“免申報、免填表、免跑腿”的情況下為各類用人單位提供某類補貼的發放工作。
對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各類服務群體建立數據標簽,結合勞動者年齡、遷徙、空間分布、就業狀況,以及和公安戶籍、民政優撫、教育和醫療等其他信息的匹配和承載關系,通過服務對象的潛在服務需求定制個性化服務場景,為勞動者提供“千人千面”的動態服務場景。一方面將服務對象可辦理或者感興趣的服務功能優先展示;另一方面將和現有服務功能有關聯的業務進行整合并推送,形成針對個人的動態就業服務鏈,實現主動服務和精準服務的目的。